语言: English
科学研究RESEARCH
研究主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农业大数据与智慧农业

  农业正在经历由数字技术和数据驱动的创新的广泛使用所引发的一场革命。对于通过新技术收集的信息以及旨在改善食物供应效率和减少供应链中的浪费的数据,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实时的和自动获取的微观数据可以帮助尽早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不良表现,使得农民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或者调整生产经营行为以增强效率和生产的可持续性。具体而言,农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农业灾害监测预报、农产品精准化管理以及食品供应链管理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农业大数据与智慧农业”研究领域关注有助于改善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衡量和管理以更具可持续性地提供农产品的新兴的智慧型生产经营方式。该主题下的研究旨在理解新技术的潜在有用性,以及如何将其集成到农户的决策支持工具中,同时考虑与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的互补关系。这些研究涵盖生产经营体系中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方面,涉及农户企业、决策支持工具和数据处理等诸多内容。

 

农业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已经给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可持续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耕地集约化、水资源匮乏、土壤退化。为探索减少这些变化所导致的灾难性影响,在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中融入了考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理论和范式。恢复力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应当前在社区、区域甚至国家等不同范围内所面临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往往因农业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具体而言,农业系统的一个生产决策会对产生环境上的后果,相反地,环境的变化也对农业生产和食物供给产生影响。因此,农业中的决策需要权衡其对农业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农业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试图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及其与制度的关联,理解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复杂性。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迁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迁是人类对地表生态系统做出的最明显的改变之一,其对局部、区域和全球环境都有深刻影响。过去几十年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变迁无论在速度还是在规模和空间范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经济与环境变化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农户在面临气候条件改变或者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时,从种植传统作物转向气候适应性更强或这经济回报更高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迁也会反作用于环境和全球市场。例如,土地利用方式对大气中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的含量有影响,而随着土地覆盖结构的变化,这些物质的含量会随之改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迁在不同尺度做出准确而适时的测量,是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其影响做出合理评估的关键。“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研究领域的将运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等工具来实现该目标,这些工具能够在不同尺度上揭示土地覆盖变迁的规模、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从而有助于探究全球变化驱动下发生土地覆盖变迁的机理及其对个体的土地利用行为的反馈作用。


  农业生态产品与服务供给

  农业生态系统被人类用于以优化的方式为我们供给食物、纤维和能源。该系统的功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授粉、生物病害防治、土壤结构与肥沃性的维持、营养循环和水文服务。农业也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如对土壤和水质量的监管、碳封存、对生物多样性与文化服务的支持等。与此同时,农业可能造成对生态系统的伤害,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消失、营养流失、水路的沉降、温室气体排放和农药中毒等。“农业生态产品与服务供给”研究领域理解与农业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联与权衡,并考察这些服务在哪些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产生、运用以及相互作用,这包括从时间、空间维度和可逆性等方面评估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伤害之间可能发生的权衡与妥协。该主体将最终贡献于可用于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跨学科分析工具的产生,以及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减少生态系统伤害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或技术。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基于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客观现实,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区块链、智慧合约等新型工具,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重点研究小农户如何组织、如何适应和如何进入大市场;运用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技术,培育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讨论不同主体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及其未来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重点讨论和研究新技术、新品种的扩散所产生的生态和社会影响;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讨论不同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模式及其对不同类型规模经营上的作用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等。


   农业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沿途沿线国家更多是农业及中低收入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及发展潜力。中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两种资源”和利用“两个市场”是中国农业发展必然之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对中国及世界发展都会形成巨大贡献。利用MARI是由IFPR和华农共同组建的研究中心这一优势,借助于IFPRI的国际组织网络平台,申请世界银行、联合国、欧盟、盖茨基金会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许多政府间的联合基金,力争使在上述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利用IFPRI长期从事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农业研究的经验和优势,并充分利用IFPRI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field offices,加强华中农业大学和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科研合作,服务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