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 Shaobing Prof. Dr. 彭少兵教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队伍 > Peng Shaobing Prof. Dr. 彭少兵教授
个人简介
1962年6月出生于湖北洪湖,教授。1979-1983年就读于华中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1991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理工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于1991年10月起就职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任高级作物生理学家。2010年12月回国,受聘为华中农业大学全职教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研究中心(Crop Physiology and Production Center, CPPC)主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长期从事作物高产生理与栽培管理、作物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水稻光合作用与水分生理、全球气候变化与逆境生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发现了夜间温度每升高1℃导致水稻减产10%,这一研究结果成为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和制定对应政策的依据之一;(2)揭示了不同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的产量演替规律,提出了提高品种对非生物逆境适应性而维持产量潜力的“维持育种”理论;(3)阐明了水稻叶色值与叶片含氮量和光合作用的定量关系,这些定量关系为建立水稻实时实地氮肥管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实地氮肥管技术使施氮量减少25%-30%、增产5%-8%,在中国和东南亚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十年来,同国内十家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水稻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栽培新技术,其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目前从事再生稻、直播稻和绿色超级稻的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技术研究。
1994年任“气候变化与水稻”国际学术大会主席;2000年任“第23届国际水稻科学大会”主席;2002年主持创建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2006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资助;2012年荣获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称号和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2012年成为教育部“作物-环境互作机理及其调控”创新团队带头人。
先后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2篇,其中为SCI收录论文191篇。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共引用7619次,单篇引用最高次数达850次,SCI论文的h-指数为44。200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被国内学术期刊引用次数高达1290次,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农业科技领域被引频次排名为第8位。多次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2014年排名第四、2015年排名第七、2016年排名第六、2017年连续第4年入选。2017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17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现任《Field Crops Research》、《Plant Production Sci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编委,曾任《Crop Science》编委。
科研项目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生理基础及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绿色超级稻高产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作物健康生产理论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获奖情况
1996年获得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颁发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获得韩国农村发展局“荣誉科学家”奖;
2004年被美国农学会授予“会士”(Fellow of ASA);
2004年在美国PNAS发表的论文“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被美国《探索》杂志选入“2004年度全球100项重大科学新闻”,排名第68位;
2005年被美国作物学会授予“会士”(Fellow of CSSA);
2005年获CGIAR颁发的“优秀论文奖”。
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1. Peng, S., J. Huang, J.E. Sheehy, R.C. Laza, R.M. Visperas, X. Zhong, G.S. Centeno, G.S. Khush, and K.G. Cassman. 2004. 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1(27):9971-9975.
2. Peng, S., R.J. Buresh, J. Huang, J. Yang, Y. Zou, X. Zhong, G. Wang, and F. Zhang. 2006.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low agronom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rice systems in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 96:37-47.
3. Peng, S., B.A.M. Bouman, R.M. Visperas, A.R. Castañeda, L. Nie, and H.-K. Park. 2006. Comparison between aerobic and flooded rice in the tropics: agronomic performance in an eight-season experiment. Field Crops Research 96:252-259.
4. Peng, S., G.S. Khush, P. Virk, Q. Tang, and Y. Zou. 2008. Progress in ideotype breeding to increase rice yield potential. Field Crops Research 108:32-38.
5. Peng, S., Q. Tang, and Y. Zou. 2009.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12(1):3-8.
6. Peng, S., R.J. Buresh, J. Huang, X. Zhong, Y. Zou, J. Yang, G. Wang, Y. Liu, R. Hu, Q. Tang, K. Cui, F. Zhang, and A. Dobermann. 2010. Improving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rice by site-specific N management. A review.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0:649-656.
7. Peng, S., J. Huang, K.G. Cassman, R.C. Laza, R.M. Visperas, and G.S. Khush. 2010. The importance of maintenance breeding: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miracle rice variety-IR8. Field Crops Research 119:342-347.
8. Yuan, S., Y. Li, and S. Peng. 2015. Leaf lateral asymmetry i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rice plant. PLoS One 10 (6): e0129832. doi: 10.1371/journal. pone.0129832.
9. 彭少兵. 对转型时期水稻生产的战略思考.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2014, 44:845−850.
10. 彭少兵. 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 作物学报,2016, 42:313-319.